古今诗论 关中人如何辨识古入声字
胡安顺(西安)
入声是古代汉语的调类之一,学习古典诗词,如果按照“平水韵”押韵却不会辨识古入声字,就很容易出错。请看秦韬玉《贫女》这首七律诗: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中“识、托、格、压”等字在今关中话中读作阴平声,在古代均为入声字,属仄声。如果按照平声去理解,就会误以为“识”和“门”、“格”和“流”没有作到平仄交替,“托”和下联出句的“爱”字也没有作到平仄相粘;尤其是“压”,它的作用本来是以仄声救拗字“金”的,假若当作平声,就看不出“金”与“压”的拗救关系了。 中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其中入声字共有[k][t][p](相当于汉语拼音g、d、b)三种塞音韵尾。在现代大多数北方方言中,入声字的三种韵尾已经消失,其韵母变得与阴声韵相同,调值也发生了分化,分别进入到其他调类。例如:
一、根据声、韵、调的特点辨认 由中古入声字演变成现代关中话中的部分阴声韵字,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具有与一般阴声韵字不同的特点,记住这些特点,即可认识这部分入声字。 1.凡声母为不送气的塞音或塞擦音、声调为阳平声的阴声韵字,(这类字有不少在韩城、大荔、合阳等地读送气音。)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p-]b-:跋钹扒白别 [t-]d-:读毒髑独铎达狄荻敌笛迭 [k-]ɡ-:搁 [ʨ]j-:局绝桀及极汲急集捷洁亟殛劫爵 [tʂ-]zh-:哲蜇直值殖侄 [ts-]z-:贼杂泽择卒宅昨斫浊酌啄卓 2.关中话韵母为[-yo]-üo或[-yɛ]-üe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脚角桷觉却削约药月刖岳乐跃爵嚼学略掠确榷雀劣厥蹶诀抉阙缺阕掘雪踅曰悦阅越绝橛决倔 3.关中话韵母为[-iɛ]-ie的字,无论声母声调如何,多数为古入声字。例如: 鳖憋蹩撇瞥别灭蔑篾跌碟牒蝶谍迭贴帖铁涅聂镊薛猎列烈裂接结睫捷劫桀杰羯揭竭碣歇谒蝎节疖截洁拮桔诘颉切妾怯箧胁协血泄屑噎叶业拽咽穴 例外:爹姐借且些夜耶爷也野冶邪携写泻卸谢榭椰 4.关中话音节为[fa]fa、[la]la、[tsa]za、[tsʻa]ca、[sa]sa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大多数为古入声字。例如: [fa]fa:发法乏伐筏阀罚 [la]la:拉腊蜡辣剌邋 [tsa]za:帀杂匝扎咋咂 [tsʻa]ca:擦 [sa]sa:撒卅萨靸摋 例外:仨洒 二、通过关中话与北京话的比较辨认 关中话与北京话的读音存在着不少差异。通过比较,了解其差异,有助于识别一些入声字。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同时熟悉北京话的人,如果不熟悉北京话,便无从比较。 1.声调的比较
关中话与北京话虽然都有阴阳上去4个调类,但调值并不相同,其对应规律见“表1”: (1)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阳平; (2)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上、去; (3)关中话读阳平,北京话读上、去; (4)关中话读阳平,北京话读阴平; (5)关中话读上、去,北京话读阴平; (6)关中话读上、去,北京话读阳平。 其中(1)(2)种的利用价值最高,几乎没有例外。第(3)种的利用价值次于(1)(2)种,因有一部分例外字。(4)(5)(6)种都没有利用价值,其中(4)(5)种的对应结果阴声韵字反多于入声字,第(6)种的对应结果阴声韵字也较多。现将(1)(2)(3)的情况具体说明如下: (1)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阳平的字,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菊角桷革竹竺隔节瘠楫馘国吉结桔诘阁格答颊荚橘泊福谪羯德博搏蹩察责职驳跌觉脚掘执的媳檄筑烛鞠掬雹 (2)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上声或去声的字,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戟塔甲胛脚谷毂百佰柏索笔渴铁北尺獭(以上北京话读上声)洛落廓克却岳狱月刖谑朔业没殁孽蘖聂蹑木沐侧测恻宿粟窃密蜜灭鹿漉麓录禄绿六陆睦力勒肋立猎鬣各客烙雒乐药质珀碧末蔑璧壁啬穑血列烈冽裂涉日色入热畜蓄不毕筚笏切臬肃速涩式拭轼瑟浙(以上北京话读去声) (3)关中话读阳平、北京话读上声或去声的字,多数为古入声字。例如: 匹璞(以上北京话读上声)踏轶佚役疫逸墨特彻掣烁弱获穴逖逸触戊(以上北京话读去声) 例外:跑痞蕾髓蔗柘媚遂隧燧耗皱 2.韵母的比较 韵母的比较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关中话有韵尾[i]i、北京话没有韵尾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tei]dei/de:得德; [tʻei]tei/te:特忒慝; [lei]lei/le:勒肋; [tsei]zei/ze:则啧责帻择泽仄昃侧; [tsʻei]cei/ce:侧恻测策册; [sei]sei/se:涩瑟塞啬穑色; [kei]ɡei/ɡe:革隔膈格; [kei]ɡei/ɡe:轭; [kʻei]kei/ke:克刻客; [ŋei]ŋei/e:额扼; [pei]bei/po:伯帛; [pʻei]pei/po:粕迫; [mei]mei/mo:脉默墨陌; [kuei]ɡei/ɡuo:国帼虢馘; [xuei]hui/huo:获或惑。 (2)关中话韵母为[-ei]ei、北京话韵母为[-ɑi]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pei]bei/bai:百佰柏白掰; [pʻei]pei/pai:拍; [mei]mei/mai:麦脉; [tsei]zei/zhai:摘窄择宅; [tsʻei]cei/chai:拆。 三、用否定法辨认 所谓否定法,也叫做消极辨认法,它是根据语音特点确定有些字在古代不属于入声,从而缩小了辨认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关中话韵尾为鼻音[n]n[ŋ]nɡ 或韵腹为鼻化元音的字,古代都不是入声字。例如: [-n]-n或[-ã]-ã:端团专联真春根新烟扳蛮馒满帆翻瞻蝉山; [-ian]-ian或[-iã]-iã:边天田千年间兼先; [-uan]-uan或[-uã]-uã:端团欢乱暖专川联; [-yan]-üan或[-yã]-üã:圈娟卷全拳宣玄悬元; [-ŋ]-nɡ:精清宁耕帮当张章常商。 2.关中话音节为[tsɪ]zi、[tsʻɪ]ci、[sɪ]si的字,古代都不是入声字。例如: [tsɪ]zi:资支姿子兹姿紫紫; [tsʻɪ]ci:慈翅词赐辞疵祠; [sɪ]si:斯师思司斯私丝撕。 3.关中话音节为[ɚ]r的字,除“日”字外,古代都不是入声字。例如: 儿而耳饵二贰尔 4.关中话韵母为[uei]ui的字及音节为[vei]wei的字,古代都不是入声字。例如: [-uei]uei:堆罪虽催亏窥归; [vei]:微位唯危围威为维苇。 5.关中话韵母为[-uai]uai的字及音节为[væi]的字,古代都不是入声字。例如: [-uai]:乖怀揣衰乖槐淮甩; [vai]:歪外崴。 四、根据声符辨认 用同一声符所造的形声字,有些在古代全部为入声字或大多数为入声字。根据这种情况,只需要记住这些声符,便可以以简驭繁地辨认出大量的入声字。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关中人,也适用于所有使用汉字的人,例如“菐(声符)——僕撲樸璞(形声字)”。这类声符主要如下: 菐曷歇㓞害挈契夬(“夬”非入声字)谷匊角吉颉舌活欮厥戊越骨各客鬲亟合荅夹匧甲乞局却及乐月兀列虐咢朔湿殳𦐇盍沓竹冢疌薛徹术聂𠬤癹八䏌百犮白末蔑毕辟畐勿畟足即节服脊则咠桼妾责啇息习昔耤勺出屈𦥫枼叔束蜀石屋一聿寽乙失曰𦔮邑邑亦狄弋式宓血或国鹿录坴卖栗剌厤力巤匿辱日弱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方法只能解决部分入声字的辨认,还有许多入声字找不到可行的辨识方法,需要通过查检专业工具书去解决,因为入声字较多,有些变化结果无规律可循。根据我们的统计,在《宋本广韵》所收的25333个字(《宋本广韵》本身记载为26194个)中,入声字多达5411个,占比21.3%。今天的常用字如果按4000字算,入声字约有800左右,占比约有五分之一。 |